急功近利

成语拼音

jí gōng jìn lì

急功近利成语解释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典故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成语典故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成语造句

做事情不能只想着快速获得成果而急功近利,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陈国。陈国有一位年轻的将军名叫李明。 李明自幼习武,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和强烈的进取心。他渴望在战场上建立赫赫战功,以此来获得荣耀和地位。 当时,陈国与邻国时常发生摩擦和冲突。有一次,两国之间又爆发了一场战争。李明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场战争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他极力主张采取激进的进攻策略,想要迅速取得胜利。 他的上司,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老将军认为战争需要谨慎谋划,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但李明根本听不进去老将军的建议,他一心只想着尽快立下大功。 在战场上,李明不顾实际情况,贸然率领军队冲向敌阵。一开始,他们的确取得了一些小胜利,这让李明更加坚信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然而,邻国很快察觉到了他的冒进,设下了重重陷阱。 最终,李明的军队陷入了绝境。他们伤亡惨重,李明自己也身负重伤。这场战争以陈国的失败而告终。 李明在病床上反思自己的行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急功近利。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比如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一心想要称霸,却忽略了勾践的卧薪尝胆,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从那以后,李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他明白了成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快速的成果。他在后来的战争中,更加注重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不再急功近利。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明终于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将军,为陈国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陈国人民口中的教训,提醒着人们不要被急功近利蒙蔽了双眼,要以长远的眼光和稳健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急功近利-成语图片

急功近利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