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拼音
-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解释
-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典故出处
-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成语造句
- 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多换位思考,不能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卫国。卫国的公子亹是一个心胸狭隘且自私自利的人。
公子亹常常以自己的喜好和利益为出发点,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处境。有一次,卫国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旱灾,百姓们生活困苦,粮食短缺。朝廷决定开仓放粮,以缓解百姓的饥饿。然而,公子亹却动起了歪心思。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大部分粮食据为己有,只拿出很少一部分来施舍给百姓。百姓们虽然得到了一点救济,但仍然难以维持生计。
在宫廷中,公子亹对待下人也是极为苛刻。他稍有不顺心,就会对下人们发脾气,甚至惩罚他们。有个叫小李的侍从,因为一次不小心打翻了公子亹的茶杯,就遭到了严厉的责罚。而公子亹自己在生活中却铺张浪费,肆意享受。
卫国的一位大臣看不下去公子亹的所作所为,便前去劝谏。大臣对公子亹说:“公子,您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能总是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您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给别人啊。”公子亹却不以为然,甚至嘲笑大臣的迂腐。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子亹的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和怨恨。百姓们对他怨声载道,宫廷中的其他大臣也对他颇有微词。终于,一场危机爆发了。由于公子亹的贪婪和自私,卫国陷入了严重的内乱之中。百姓们纷纷起来反抗,宫廷中的大臣们也不再支持他。
在混乱中,公子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为时已晚。他终于明白了大臣曾经对他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公子亹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正如古人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同时,我们也要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公子亹的覆辙,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