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机行事
成语拼音
- jiàn jī xíng shì
见机行事成语解释
-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典故出处
- 《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成语典故
- 你去见机行事,得回再回方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成语造句
-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我们要充分了解情况,然后才能做到见机行事,以获取最佳的结果。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范蠡的人,他智慧超群,眼光敏锐。
范蠡最初辅佐越王勾践,在勾践被吴国打败后,他不离不弃,与勾践一同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谋划后,他们终于找到机会一举击败吴国,勾践得以复国。
然而,在功成名就之时,范蠡却敏锐地察觉到勾践的性格变化。他深知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于是,范蠡毅然决定离开朝廷,归隐江湖。他的好友文种不理解他的行为,范蠡便劝说文种也早日离开,以免惹来杀身之祸,但文种并未听从。
范蠡带着家人来到了陶地,开始经商。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在商场上如鱼得水,很快就积累了巨额财富。他总是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各种情况,见机行事,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有一次,范蠡看到当地的某种货物供过于求,价格低廉,他便大量收购囤积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市场上这种货物短缺,价格飙升,范蠡趁机将货物抛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还有一次,他预测到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于是提前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储存起来。果然,灾害发生后,粮食短缺,价格飞涨,范蠡又一次大赚了一笔。
与此同时,在越国的文种却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勾践对他越来越猜忌,最终找了个借口将文种赐死。文种到死才后悔没有听范蠡的话,及时离开。
范蠡在陶地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声名远播。人们对他的智慧和见机行事的能力赞叹不已,他成为了当时商界的传奇人物。而他的故事也被后世广为流传,提醒着人们要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时机,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应变,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从范蠡的经历可以看出,见机行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和时机,并且能够果断地采取行动。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商业还是日常生活中,见机行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让我们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成就。
见机行事-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