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尊临卑
成语拼音
- jiàng zūn lín bēi
降尊临卑成语解释
-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典故出处
- 《礼记·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那个小小的乡村学校,新来的校长毫无架子,经常与师生交流,真正做到了降尊临卑。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有着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有时也会表现出一些傲慢的态度。
有一次,卫灵公决定去晋国访问。在出发前,他的大臣们纷纷进言,希望他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出卫国的风范和礼仪。卫灵公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但心中却并未真正重视。
当卫灵公来到晋国后,受到了晋国国君的热情款待。然而,在一次宴会上,卫灵公却因为一些小事而表现出了不高兴的情绪,这让晋国的大臣们感到有些不满。
就在这时,晋国的一位智者站了出来。他对卫灵公说:“国君,您不远千里来到我们晋国,我们非常欢迎。但是,您也应该明白,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尊重和谦逊。正所谓‘降尊临卑,礼贤下士’,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
卫灵公听了这番话,心中有所触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可能会给自己和卫国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卫灵公努力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更加谦逊和尊重的方式与晋国的君臣们相处。
在访问结束后,卫灵公回到卫国。他将在晋国的经历和感悟告诉了自己的大臣们,并表示自己以后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从那以后,卫灵公在治国理政中也更加注重礼贤下士,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
卫国在卫灵公的治理下,逐渐变得繁荣昌盛。而“降尊临卑”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提醒人们要放下架子,尊重他人,尤其是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有识之士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如同卫灵公一般,当他真正领悟到“降尊临卑”的真谛后,不仅自身得到了成长,也让卫国走上了更好的发展道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尊重他人,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成功。
降尊临卑-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