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木舌
成语拼音
- jīn kǒu mù shé
金口木舌成语解释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典故出处
- 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古时帝王发布的诏令,那一言一语皆有着无上权威,可谓金口木舌,令人莫敢不从。
成语故事
- 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有一个名叫大禹的伟大人物。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常年奔波在外,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地驯服了洪水,拯救了百姓。在他治水的过程中,他的足迹遍布了天下各地。
有一次,大禹来到了一个偏远的部落。这个部落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部落的首领是一位智慧而又勇敢的老人,他热情地接待了大禹。
在与首领的交谈中,大禹了解到这个部落有一种特殊的乐器,叫做木铎。这木铎造型奇特,上面有一个金口,下面是一个木舌。当摇动木铎时,会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声音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
首领告诉大禹,这木铎在部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每当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传达给全体族人时,他们就会摇动木铎。族人听到木铎的声音,就会立刻聚集起来,听从首领的指示。
大禹对这个木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意识到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和命令。于是,他借鉴了这个部落的木铎制度,在他治理的区域内也开始使用类似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通过特定的声音来传达信息的方式逐渐传播开来。人们把这种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传达方式形容为“金口木舌”。
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金口木舌”这个成语不再仅仅局限于形容某种特定的声音传达方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一个人说话具有权威性,如同那金口木舌发出的声音一样,能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绝对服从。
比如在古代的朝堂之上,那些德高望重、智慧超群的大臣们,他们的言论往往被视为金口木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建议和决策能够左右国家的命运和发展。
在民间,一些备受尊敬的长者或有威望的人,他们的话语也常常如同金口木舌一般,能够平息纷争,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金口木舌”这个成语,它承载着古人对于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于智慧和经验的尊重。它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倾听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人的声音,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话语能够具有更大的分量和价值。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那个小小的木铎,以及它所发出的清脆声音,那声音穿越了漫长的岁月,依然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
金口木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