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河焚舟
成语拼音
- jì hé fén zhōu
济河焚舟成语解释
- 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典故出处
-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成语典故
- 公元前628年,秦国趁晋国大丧而出兵占领晋国滑城,晋国出兵将秦军全部消灭,主将孟明视靠晋文公夫人帮助才得以逃回秦国。3年后,秦穆公又派孟明视伐晋。孟明视从茅津渡河后将船全部烧毁,背水一战,大败晋军,占领王官等地。
成语造句
- 在这场竞争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犹如济河焚舟一般,毫无退路地全力以赴。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其中有一个国家的国君,他心怀壮志,渴望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伟大的霸业。
这位国君名叫公孙般师,他所统治的国家虽然不算强大,但他却有着无比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有一次,公孙般师决定率领他的军队去攻打一个较为强大的邻国。在出征之前,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和重要性。
当军队集结完毕,即将踏上征程之时,公孙般师站在全军将士面前,慷慨激昂地说道:“此次出征,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要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没有退路可言!”说罢,他下令将所有渡河的船只全部烧毁。
将士们看着熊熊燃烧的船只,心中都明白,他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唯有奋勇向前,拼死一战。在公孙般师的带领下,这支军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地冲向了敌人的领土。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但士兵们个个都奋勇杀敌,毫不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战斗到底。
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公孙般师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的勇气和决心让敌人感到恐惧和震惊。最终,他们成功地攻克了邻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让公孙般师的国家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而他那“济河焚舟”的举动,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此,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下定决心,不留退路,全力以赴去拼搏的精神。
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公孙般师正是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和潜能,让他们在绝境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豪杰都曾有过类似的举动,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济河焚舟”这个成语,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济河焚舟-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