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河焚舟
成語拼音
- jì hé fén zhōu
濟河焚舟成語解釋
- 濟:渡;焚:燒。渡過了河,把般燒掉。比喻有進無退,決一死戰。
典故出處
- 《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楚舟。”
成語典故
- 公元前628年,秦國趁晉國大喪而出兵佔領晉國滑城,晉國出兵將秦軍全部消滅,主將孟明視靠晉文公夫人幫助才得以逃回秦國。3年後,秦穆公又派孟明視伐晉。孟明視從茅津渡河後將船全部燒燬,背水一戰,大敗晉軍,佔領王官等地。
成語造句
- 在這場競爭中,他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決心,猶如濟河焚舟一般,毫無退路地全力以赴。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其中有一個國家的國君,他心懷壯志,渴望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偉大的霸業。
這位國君名叫公孫般師,他所統治的國家雖然不算強大,但他卻有着無比堅定的決心和勇氣。有一次,公孫般師決定率領他的軍隊去攻打一個較爲強大的鄰國。在出徵之前,他深知這場戰爭的艱難和重要性。
當軍隊集結完畢,即將踏上征程之時,公孫般師站在全軍將士面前,慷慨激昂地說道:“此次出征,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們要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沒有退路可言!”說罷,他下令將所有渡河的船隻全部燒燬。
將士們看着熊熊燃燒的船隻,心中都明白,他們已經沒有了回頭路,唯有奮勇向前,拼死一戰。在公孫般師的帶領下,這支軍隊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氣勢洶洶地衝向了敵人的領土。
一路上,他們遭遇了敵軍的頑強抵抗,但士兵們個個都奮勇殺敵,毫不退縮。因爲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唯有戰鬥到底。
經過一場場激烈的戰鬥,公孫般師的軍隊逐漸佔據了上風。他們的勇氣和決心讓敵人感到恐懼和震驚。最終,他們成功地攻克了鄰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公孫般師的國家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而他那“濟河焚舟”的舉動,也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從此,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下定決心,不留退路,全力以赴去拼搏的精神。
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公孫般師正是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激發了士兵們的鬥志和潛能,讓他們在絕境中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英雄豪傑都曾有過類似的舉動,他們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而“濟河焚舟”這個成語,也將永遠激勵着後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濟河焚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