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为难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nán

进退为难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典故出处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成语典故

而他们在西北的匪军主力董钊和刘戡,则远在吴庄和柏树墕一线,进退为难。★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

成语造句

他在面对两个同样诱人但又相互冲突的工作机会时,着实进退为难。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有一个名为卫国的小国,在这乱世之中艰难求存。 卫国的一位大臣名叫宁俞,他为人聪慧且忠诚。有一次,卫国面临着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当时,卫国受到了两个强大诸侯国的威胁,一方要求卫国必须做出明确的支持表态,否则就将对其发动攻击;而另一方则以丰厚的利益诱惑卫国倒向他们。这让卫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陷入了进退为难的困境之中。 宁俞深知卫国此时的处境极为微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国家覆灭。他日夜苦思冥想,寻找着应对之策。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争论不休,有的主张投靠一方以获得暂时的安宁,有的则坚决反对,认为这会得罪另一方,使卫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宁俞冷静地分析局势,他向君主进言:“吾王,如今我们处于进退为难之境,切不可贸然行事。若轻易选择一方,必定会招来另一方的怨恨,届时卫国将面临灭顶之灾。我们需谨慎权衡,寻找一个既能保护国家又能避免得罪双方的方法。”君主听后,深觉有理,便让宁俞继续说下去。 宁俞接着说道:“我们可先采取拖延之策,不明确表态,同时暗中加强与其他小国的联系,形成联盟,以增强我们的实力。再者,我们可派遣使者与这两个诸侯国进行周旋,尽量拖延时间,等待局势的变化。”君主和大臣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采纳了宁俞的建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卫国按照宁俞的计划行事,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总算暂时稳住了局面。然而,局势依旧十分紧张,卫国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宁俞一刻也不敢松懈,他继续为卫国的未来谋划着。在他的努力下,卫国慢慢地找到了一些转机,逐渐摆脱了进退为难的困境。 后来,卫国终于在这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而宁俞也因其智慧和忠诚受到了卫国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这个故事也让后人明白,在面对进退两难的抉择时,冷静思考、权衡利弊、积极寻找对策是多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迎来新的希望。

进退为难-成语图片

进退为难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