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贤礼士
成语拼音
- jìng xián lǐ shì
敬贤礼士成语解释
-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典故出处
-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成语典故
- 玄德公纳谏如流,敬贤礼士。★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四折
成语造句
- 在那个时代,许多君主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努力做到敬贤礼士,从而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为其效力。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文公是一位心怀大志、渴望国家繁荣昌盛的君主。
卫文公深知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致力于招纳贤才,礼待有识之士。在他的治理下,卫国朝堂之上汇聚了众多有才能的人。
有一次,卫文公听说了一位名叫宁戚的贤士。宁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识渊博,心怀治国安邦的良策。卫文公立刻派人去寻找宁戚,并以最高的礼节将他迎接到王宫。宁戚深受感动,他决心全心全意地辅佐卫文公,为卫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卫文公还十分注重从民间选拔人才。他常常微服私访,深入到百姓中间,寻找那些有潜力却被埋没的贤能之人。有一天,他在市井之中发现了一位善于谋略的年轻人,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招致麾下。
对于已经在朝堂为官的大臣们,卫文公同样敬重有加。他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他们充分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大臣们感受到国君的尊重和信任,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效力。
在卫文公敬贤礼士的举措下,卫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周边的国家也对卫国刮目相看,纷纷前来结交。卫国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正如《三国志》中所说:“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卫文公以其敬贤礼士的品质和行为,吸引了众多贤能之士前来效力,为卫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事迹也被后世传为佳话,成为了君主们学习的榜样。历史不断地证明,只有像卫文公这样懂得尊重和珍惜人才的君主,才能带领国家走向辉煌,实现长治久安。
而在当今社会,敬贤礼士的精神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团队,都需要尊重和善待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和发扬敬贤礼士的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敬贤礼士-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