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賢禮士
成語拼音
- jìng xián lǐ shì
敬賢禮士成語解釋
- 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衆的人。
典故出處
- 《晉書·張軌傳》實子安遜,學尚明察,敬賢愛士,以秀才爲郎中。”
成語典故
- 玄德公納諫如流,敬賢禮士。★明·無名氏《龐掠四郡》第四折
成語造句
- 在那個時代,許多君主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努力做到敬賢禮士,從而吸引了衆多有識之士爲其效力。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文公是一位心懷大志、渴望國家繁榮昌盛的君主。
衛文公深知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他致力於招納賢才,禮待有識之士。在他的治理下,衛國朝堂之上匯聚了衆多有才能的人。
有一次,衛文公聽說了一位名叫甯戚的賢士。甯戚雖然家境貧寒,但學識淵博,心懷治國安邦的良策。衛文公立刻派人去尋找甯戚,並以最高的禮節將他迎接到王宮。甯戚深受感動,他決心全心全意地輔佐衛文公,爲衛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衛文公還十分注重從民間選拔人才。他常常微服私訪,深入到百姓中間,尋找那些有潛力卻被埋沒的賢能之人。有一天,他在市井之中發現了一位善於謀略的年輕人,便毫不猶豫地將其招致麾下。
對於已經在朝堂爲官的大臣們,衛文公同樣敬重有加。他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給予他們充分的施展才華的空間。大臣們感受到國君的尊重和信任,更加盡心盡力地爲國家效力。
在衛文公敬賢禮士的舉措下,衛國的國力日益強盛。周邊的國家也對衛國刮目相看,紛紛前來結交。衛國迎來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時期。
正如《三國志》中所說:“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衛文公以其敬賢禮士的品質和行爲,吸引了衆多賢能之士前來效力,爲衛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事蹟也被後世傳爲佳話,成爲了君主們學習的榜樣。歷史不斷地證明,只有像衛文公這樣懂得尊重和珍惜人才的君主,才能帶領國家走向輝煌,實現長治久安。
而在當今社會,敬賢禮士的精神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團隊,都需要尊重和善待人才,爲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激發他們的潛力和創造力,實現共同的發展目標。我們應當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傳承和發揚敬賢禮士的精神,讓它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敬賢禮士-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