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可作

成语拼音

jiǔ yuán kě zuò

九原可作成语解释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典故出处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成语典故

盖晋武帝称安得诸葛亮者而与之共治”,正使九原可作,盍亦思所以用之。★宋·陈亮《英豪录序》

成语造句

他一生刚正不阿,为正义事业鞠躬尽瘁,倘若九原可作,想必也会欣慰于如今的成就。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赵盾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贤臣。 赵盾为人忠诚正直,一心为国为民。他在朝堂上敢于直言进谏,竭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稳定。然而,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却渐渐变得荒淫无道,生活奢侈,不理朝政,还时常做出一些荒唐残忍的事情。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他能改过自新,重拾治国之道,但晋灵公却对赵盾的劝谏感到厌烦,甚至对他起了杀心。 晋灵公派了刺客去刺杀赵盾,然而赵盾平日的仁德之名远播,刺客见到赵盾后,被他的威严和正直所打动,实在不忍心下手,最终刺客选择了自杀而没有伤害赵盾。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设下陷阱,想要在宴会上谋害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察觉到了危险,拼死保护赵盾,最终壮烈牺牲。 在这危急时刻,赵盾的儿子赵朔带着家人逃走了。后来,晋灵公被赵盾的族人赵穿所杀。赵盾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因为他的权势和影响力,还是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指责。 时光荏苒,多年后,赵盾的孙子赵武逐渐成长起来。赵武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重新恢复了家族的荣耀。有一天,晋国的一位大臣感慨地说:“若是赵盾大夫还在,那该多好啊!真希望九原可作啊!”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赵盾的怀念和敬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正义和仁德之士的渴望。 “九原可作”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意味着希望死者复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敬重,同时也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和杰出人物的向往。在历史的长河中,像赵盾这样的贤臣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忠诚和善良。 这个成语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的贤才良将,尊重和铭记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施展才华,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正如赵盾的故事所展现的,正义和仁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它们也能熠熠生辉,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九原可作-成语图片

九原可作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