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危
成语拼音
- jiù sǐ fú wēi
救死扶危成语解释
- 救护生命垂危者,照顾危亡者。
典故出处
- 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左右骁卫》重人贱畜,往哲之嘉猷;救死扶危,明王之盛事。”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众多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一线,真正做到了救死扶危。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义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李义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个老人因饥饿晕倒在路旁,周围的人虽有怜悯之心,却都因自顾不暇而无能为力。李义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将老人扶起,喂他水和食物,悉心照料,直到老人恢复体力。老人感激涕零,对李义连连道谢。
又有一次,李义在山间行走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呼救声。他急忙循声赶去,发现是一个猎人不小心掉进了陷阱,腿部受伤严重。李义没有丝毫犹豫,找来绳子,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猎人从陷阱中拉出来。然后,他撕下自己的衣服为猎人包扎伤口,并背着猎人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一处安全的地方让猎人休息养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义救死扶危的事迹传遍了周围的村庄和城镇。人们对他的善举敬佩不已,纷纷称赞他是一个仁义之人。
有一天,李义所在的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战争。敌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李义看到同胞们遭受如此苦难,心中悲愤交加。他毅然决定挺身而出,组织起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了一支义军,与敌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
在战斗中,李义总是冲在最前面,不顾自身安危,全力救助受伤的百姓和士兵。他的行为激励了其他人,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抵抗敌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他们终于击退了敌军,保卫了家园。
战争结束后,人们对李义更加敬重和爱戴。他的名字成为了救死扶危的象征,被人们铭记在心。李义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正如《后汉书·杜林传》中所记载的:“及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道逢贼数千人,遂掠取财贿,褫夺衣服,拔刃向林等将欲杀之。冀仰曰:‘愿一言而死。’贼遂问其故,冀曰:‘林等皆善人,救死扶危,为乡里所称,虽古烈士,无以加也。’贼遂释之。”李义的行为与古之烈士相比也毫不逊色,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救死扶危的真正含义,为社会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李义这样救死扶危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善举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应当铭记这些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传承和弘扬这种救死扶危的精神,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救死扶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