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瑕掩瑜

成语拼音

jué xiá yǎn yú

抉瑕掩瑜成语解释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典故出处

唐·严郢《驳议吕謓》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评价别人的作品时,总是故意夸大缺点,抉瑕掩瑜,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却有着一个颇为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过于喜好阿谀奉承,对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时常心怀不满。 在卫国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名叫蘧伯玉。他是一个品德高尚、见识卓越的人,一心为国为民。然而,卫灵公却常常因为蘧伯玉的直言不讳而对他有些冷落。 与此同时,朝堂中还有一位善于谄媚的臣子,他总是能抓住卫灵公的喜好,说尽各种讨好的话语,从而获得了卫灵公的欢心。这位臣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时常在卫灵公面前说蘧伯玉的坏话,夸大其一些小的失误,试图让卫灵公对蘧伯玉产生偏见。 久而久之,卫灵公渐渐忽略了蘧伯玉的诸多优点和功绩,而只看到了他那被人刻意放大的所谓“缺点”。这就如同人们用一些微小的瑕疵去掩盖了那如美玉般的品德和才能,正是所谓的抉瑕掩瑜。 有一次,卫国面临一个重要的决策,蘧伯玉提出了一个非常合理且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建议。然而,那位谄媚的臣子却在一旁歪曲和诋毁蘧伯玉的建议,使得卫灵公犹豫不决,最终没有采纳蘧伯玉的良策。 幸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卫灵公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不应该因为一些小的问题而忽视了蘧伯玉真正的价值。于是,他重新审视蘧伯玉,发现了他身上那些被自己曾经忽略的闪光点,开始重视并倚重蘧伯玉。 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故事不断地上演。抉瑕掩瑜的事情时有发生,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事物真正的本质和价值。就如同卫灵公一样,险些因为自己的偏见和喜好而失去了一位贤能的大臣,差点给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们应当从这样的故事中汲取教训,在看待人和事物时,要保持客观和理性,不能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掩盖了其内在的美好和价值。要学会全面地、深入地去认识和了解,避免因为抉瑕掩瑜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现那些珍贵的人和事,为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

抉瑕掩瑜-成语图片

抉瑕掩瑜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