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瑕掩瑜

成語拼音

jué xiá yǎn yú

抉瑕掩瑜成語解釋

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點,埋沒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和短處,而抹煞其優點和長處。

典故出處

唐·嚴郢《駁議呂謓》今太常議荊南之政詳矣……乃抉瑕掩瑜之論,非中適之言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評價別人的作品時,總是故意誇大缺點,抉瑕掩瑜,這種做法實在不可取。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有一定的治國才能,但他卻有着一個頗爲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過於喜好阿諛奉承,對於直言進諫的大臣時常心懷不滿。 在衛國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名叫蘧伯玉。他是一個品德高尚、見識卓越的人,一心爲國爲民。然而,衛靈公卻常常因爲蘧伯玉的直言不諱而對他有些冷落。 與此同時,朝堂中還有一位善於諂媚的臣子,他總是能抓住衛靈公的喜好,說盡各種討好的話語,從而獲得了衛靈公的歡心。這位臣子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時常在衛靈公面前說蘧伯玉的壞話,誇大其一些小的失誤,試圖讓衛靈公對蘧伯玉產生偏見。 久而久之,衛靈公漸漸忽略了蘧伯玉的諸多優點和功績,而只看到了他那被人刻意放大的所謂“缺點”。這就如同人們用一些微小的瑕疵去掩蓋了那如美玉般的品德和才能,正是所謂的抉瑕掩瑜。 有一次,衛國面臨一個重要的決策,蘧伯玉提出了一個非常合理且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建議。然而,那位諂媚的臣子卻在一旁歪曲和詆譭蘧伯玉的建議,使得衛靈公猶豫不決,最終沒有采納蘧伯玉的良策。 幸好,隨着時間的推移,衛靈公也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認識到自己不應該因爲一些小的問題而忽視了蘧伯玉真正的價值。於是,他重新審視蘧伯玉,發現了他身上那些被自己曾經忽略的閃光點,開始重視並倚重蘧伯玉。 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故事不斷地上演。抉瑕掩瑜的事情時有發生,人們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事物真正的本質和價值。就如同衛靈公一樣,險些因爲自己的偏見和喜好而失去了一位賢能的大臣,差點給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我們應當從這樣的故事中汲取教訓,在看待人和事物時,要保持客觀和理性,不能因爲一些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掩蓋了其內在的美好和價值。要學會全面地、深入地去認識和了解,避免因爲抉瑕掩瑜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發現那些珍貴的人和事,爲自己的人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正確的選擇。

抉瑕掩瑜-成語圖片

抉瑕掩瑜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