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绩幽明

成语拼音

kǎo jì yōu míng

考绩幽明成语解释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典故出处

《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成语典故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唐·柳宗元《宋薛存义序》

成语造句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公正公平,确保能够考绩幽明,让真正有能力、有业绩的人得到应有的晋升和奖励。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名叫靖国。靖国的君主非常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希望能通过公正的方式来评判官员们的政绩,做到考绩幽明。 当时,靖国有一位大臣叫李明,他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家和百姓做事。李明在地方任职期间,积极推行各种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努力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他兴修水利,让农田得到更好的灌溉;他鼓励农业生产,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他还注重教育,开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知识的熏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像李明这样尽职尽责。有一些官员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他们为了政绩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把表面功夫做得十分到位,但实际上却没有给百姓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靖国的君主为了区分这些官员,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他派遣了许多公正廉洁的使者到各地去考察官员的政绩。使者们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百姓的声音,收集了大量关于官员们的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结果终于出来了。李明等一批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官员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奖赏,而那些只做表面功夫、贪污腐败的官员则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君主通过这次考核,真正做到了考绩幽明,让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能够得到重用,让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无处遁形。 这件事情在靖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百姓们对君主的公正和明智纷纷拍手称赞。从此以后,靖国的官员们都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李明为榜样,全心全意为国家和百姓服务。靖国也因此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正如《尚书·舜典》中所说:“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只有通过公正的考核,才能分辨出官员的优劣,让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考绩幽明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提醒着后人要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和考核,以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以实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朝代都注重考绩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选拔出优秀的官员,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这也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做到公正地评判和选拔人才,才能保持活力和进步,实现长治久安。

考绩幽明-成语图片

考绩幽明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