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績幽明

成語拼音

kǎo jì yōu míng

考績幽明成語解釋

考績考覈官吏政績;幽昏暗;明清白。指考覈官吏政績得失。

典故出處

《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成語典故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唐·柳宗元《宋薛存義序》

成語造句

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公正公平,確保能夠考績幽明,讓真正有能力、有業績的人得到應有的晉升和獎勵。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叫靖國。靖國的君主非常重視官員的選拔和考覈,希望能通過公正的方式來評判官員們的政績,做到考績幽明。 當時,靖國有一位大臣叫李明,他爲人正直,一心爲國家和百姓做事。李明在地方任職期間,積極推行各種有利於民生的政策,努力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他興修水利,讓農田得到更好的灌溉;他鼓勵農業生產,使得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他還注重教育,開辦學校,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知識的薰陶。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像李明這樣盡職盡責。有一些官員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貪污受賄,欺壓百姓。他們爲了政績不擇手段,弄虛作假,把表面功夫做得十分到位,但實際上卻沒有給百姓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靖國的君主爲了區分這些官員,決定進行一次全面的考覈。他派遣了許多公正廉潔的使者到各地去考察官員的政績。使者們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百姓的聲音,收集了大量關於官員們的信息。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覈,結果終於出來了。李明等一批真正爲百姓做事的官員得到了高度的評價和獎賞,而那些只做表面功夫、貪污腐敗的官員則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君主通過這次考覈,真正做到了考績幽明,讓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員能夠得到重用,讓那些不稱職的官員無處遁形。 這件事情在靖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百姓們對君主的公正和明智紛紛拍手稱讚。從此以後,靖國的官員們都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李明爲榜樣,全心全意爲國家和百姓服務。靖國也因此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正如《尚書·舜典》中所說:“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鹹熙。”只有通過公正的考覈,才能分辨出官員的優劣,讓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發揮作用,從而推動國家的發展和進步。考績幽明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下來,提醒着後人要重視對人才的選拔和考覈,以確保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得以實現。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朝代都注重考績制度的完善和執行,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選拔出優秀的官員,爲國家和人民謀福祉。這也讓我們明白,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只有做到公正地評判和選拔人才,才能保持活力和進步,實現長治久安。

考績幽明-成語圖片

考績幽明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