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三缄

成语拼音

jīn rén sān jiān

金人三缄成语解释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典故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参观周王的祖庙,祖庙在当时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参观者必须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背上还刻着字:“这是古时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

成语造句

对于这件敏感的事情,大家都变得金人三缄,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权力纷争。 这个国家的朝堂上,大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争论不休。其中有一位忠诚而睿智的大臣,名叫李明。李明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家和百姓着想,但他的直言不讳却引来了一些心怀叵测之人的忌恨。 一次,国家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涉及到与邻国的关系。李明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然而,他的观点却触动了某些权贵的利益。这些人开始在背后诋毁李明,试图让国王对他产生怀疑。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明深知此时多说无益,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即使面对他人的挑衅和质疑,他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回应。他明白,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下,保持沉默或许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日子一天天过去,国家的局势越发混乱。而李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沉默,就如同那被封印了三次的金人一般。他想起了古代的一个典故,据说在很久以前,周朝的太庙前有一个金人,它的嘴巴被封了三次,背后刻着“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的铭文。李明深知多言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他更加坚定地保持着自己的沉默。 最终,国家在混乱中逐渐走向衰落。那些曾经在朝堂上争权夺利的人,也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而李明,虽然因为沉默失去了一些机会,但他却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声誉。在国家陷入困境后,人们开始反思,他们意识到李明当初的建议或许才是正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智慧,就像那金人三缄其口一样。在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要懂得审时度势,不盲目发言,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明白言语的力量和谨慎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金人三缄-成语图片

金人三缄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