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情度理
成语拼音
- kuí qíng duó lǐ
揆情度理成语解释
- 揆估量揣测;度猜想。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
典故出处
- 《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成语典故
- 不怪;揆情度理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成语造句
- 面对这件复杂的事情,我们应当全面了解情况,仔细分析,揆情度理,才能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智慧非凡的老者,名叫李伯。他以善于分析和判断事情而闻名。
有一次,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事件。一位富商家的珍贵宝物被盗,现场没有留下明显的线索。富商十分焦急,他找到了李伯,希望他能帮忙找出盗贼。
李伯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开始仔细地询问事情的经过。他了解到案发当晚,富商家里有几个仆人在不同的地方忙碌,还有几个客人来访。李伯逐一与这些人交谈,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在这个过程中,李伯发现其中一个仆人的神情有些不自然,说话也有些支支吾吾。然而,仅凭这一点并不能确定他就是盗贼。李伯开始揆情度理,他思考着仆人的日常表现、与富商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动机。
通过回忆一些过往的细节,李伯想起这个仆人曾经因为一次犯错被富商严厉责罚,心中或许一直怀有不满。结合这些情况,李伯推断这个仆人有较大的嫌疑。
但是,他并没有立刻指认仆人,而是继续深入调查。他在仆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虽然很细微,但足以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最终,李伯将自己的推理和证据呈现给了富商。富商起初还有些难以置信,但在李伯的耐心解释下,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伯的分析很有道理。经过进一步的审问,仆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这件事情让小镇上的人们对李伯更加敬佩。他凭借着揆情度理的能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仔细分析和合理推断,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正如《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中所记载:“昱弟敏,字公进,以躯干魁岸,膂力过人,本郡举孝廉,除郎中,后为孙权所执,欲使诱呼曹公,昱度权必不用其言,则俱死无益,乃谲权曰……”其中的“度”就体现了这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测和判断的智慧。李伯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智慧,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中找出真相。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提醒着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善于揆情度理,冷静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揆情度理-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