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
成语拼音
- lì néng gāng dǐng
力能扛鼎成语解释
-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典故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成语典故
- 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清·顾复《平生壮观·米芾》
成语造句
- 他看起来身形瘦弱,可实际上力气极大,在举重比赛中展现出了力能扛鼎的实力。
成语故事
-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项羽的年轻人。
项羽自幼力大无穷,心怀壮志。他成长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各国纷争不断,百姓生活困苦。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开始展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有一次,项羽所在的地区举行了一场力量的比试,许多壮士都前来参加。比试中,有一项是要举起一个巨大的青铜鼎。这个鼎极其沉重,之前的壮士们虽竭尽全力,却都无法将其撼动分毫。当轮到项羽时,只见他神色从容,稳步走到鼎前,双手紧紧抓住鼎足,深吸一口气,猛然发力,那沉重的青铜鼎竟然被他缓缓举过头顶。周围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力之人,从此,项羽力能扛鼎的名声便传遍四方。
随着局势的发展,天下大乱,项羽毅然投身到了逐鹿天下的征程中。他率领着他的军队,南征北战,凭借着他的勇猛和力量,一次次战胜强敌。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的军队也在他的带领下日益壮大。
然而,项羽虽然拥有举世无双的力量和军事才能,但他也有着性格上的缺陷。他有时过于自负,不听从他人的建议,这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在与刘邦的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项羽起初占据优势,但由于他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项羽遭遇了重大挫折。四面楚歌响起,项羽陷入了绝境。但即使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他的勇气和力量依然令人敬佩。
尽管最终项羽未能成就帝业,但他力能扛鼎的传奇故事却流传千古。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力量和勇气激励着无数后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项羽的名字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人们铭记那个充满力量与豪情的时代。
力能扛鼎这个成语,也因此成为了形容力量极大的代名词,见证着项羽这位传奇人物的辉煌与悲壮。
力能扛鼎-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