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粟马

成语拼音

lì bīng sù mǎ

厉兵粟马成语解释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典故出处

《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时,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如同古时作战一般,要有厉兵粟马的精神和行动,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个名为郑国的诸侯国,其国君郑武公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当时,郑国的周边存在着一些对其虎视眈眈的国家。郑武公深知,要想在这乱世之中立足并发展壮大,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于是,郑武公开始积极筹备军事。他下令召集国内的能工巧匠,打造精良的兵器。同时,他大力发展畜牧业,饲养了大量的战马,以确保有足够的马匹用于军事行动。在军队的训练上,郑武公也是毫不含糊,他亲自挑选优秀的将领,严格训练士兵,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和战术。 郑武公不仅注重军事硬件的提升,还十分重视士兵的士气和斗志。他经常到军中视察,关心士兵的生活和训练情况,鼓励他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而战。在郑武公的努力下,郑国的军队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然而,郑国的崛起引起了周边一些国家的警惕和嫉妒。其中一个国家决定趁郑国还未完全强大起来之前,发动一场突然袭击。 当郑国得知这个消息后,郑武公并没有慌乱。他迅速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决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郑武公下令让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士兵们厉兵粟马,日夜操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敌国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向郑国袭来。郑武公亲自率领郑国的精锐部队迎战。在战场上,郑国的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凭借着他们平日里刻苦训练所积累的实力和郑武公卓越的指挥才能,成功地击退了敌国的进攻。 经此一战,郑国的威名远扬,周边国家再也不敢轻易对郑国发动攻击。而郑武公厉兵粟马的举措,也为郑国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郑武公这样懂得未雨绸缪、积极备战的君主还有很多。他们深知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和冲突中占据优势,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厉兵粟马这个成语,正是对这种积极筹备、严阵以待精神的生动写照,它提醒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厉兵粟马-成语图片

厉兵粟马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