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高山
成语拼音
- liú shuǐ gāo shān
流水高山成语解释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典故出处
-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成语造句
- 伯牙子期的故事令人感叹,他们之间那如流水高山般的情谊,成为了千古佳话。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琴师伯牙。伯牙自幼聪颖,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爱。他整日沉迷于抚琴之中,不断地钻研和磨练自己的琴艺。
有一次,伯牙乘船游览。船行至一座青山脚下,江水悠悠流淌,伯牙被这自然的美景所打动,情不自禁地坐在船头弹起琴来。那悠扬的琴声,如高山般巍峨,似流水般灵动,回荡在山谷之间。
此时,山上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他正在砍柴。听到这美妙绝伦的琴声,他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活计,静静地聆听。当伯牙的琴声中表达出高山的巍峨雄伟时,钟子期不禁赞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的琴声转而变得如流水般潺潺时,钟子期又感慨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听到钟子期对他琴声如此精准的理解和感悟,心中大为震惊和欣喜。他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能真正听懂他音乐的人。于是,伯牙连忙下船,与钟子期相见。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彼此都为对方的才华和见识所折服。
从那以后,伯牙和钟子期成为了莫逆之交。他们经常一起谈论音乐,伯牙为钟子期弹奏各种美妙的曲子,钟子期总能准确地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然而,命运却总是弄人。不久之后,钟子期因病离世。伯牙得知这个噩耗后,悲痛欲绝。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最后一次为他弹奏起那首象征着他们友谊的曲子。曲罢,伯牙悲愤地说道:“子期已逝,从此这世上再无知音,我弹琴又有何用!”说罢,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心爱的琴摔碎在地上,从此不再弹琴。
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流水高山”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美妙。就如同伯牙和钟子期,他们的相遇相知是那样的难得和珍贵。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艺术家们都渴望能遇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一个能与自己在精神世界里产生共鸣的知音。而这样的知音,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正如杜甫在诗中所感慨的:“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和欣赏的基础上的。伯牙和钟子期,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但他们却能跨越身份的差距,因为对音乐的共同热爱而结下深厚的情谊。这种纯粹而真挚的情感,是多么令人向往和感动。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珍惜那些能真正懂我们、支持我们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流水高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