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班作势
成语拼音
- ná bān zuò shì
拿班作势成语解释
- 装模作样。
典故出处
- 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凤姐因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在面对别人的请求时,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拿班作势,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名叫李四的人。李四这人没什么真才实学,却总喜欢装腔作势,仗着自己和当地一位有权有势的官员有些关系,便常常在众人面前拿班作势。
有一次,镇上来了一位外地的商人,带来了许多珍贵的货物。李四看到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便大摇大摆地走到商人面前,装出一副很懂行的样子,对货物评头论足。商人一开始还礼貌地回应着他,但很快就发现李四其实是在不懂装懂。
然而,李四并不在意商人的态度,依旧我行我素地在那里拿班作势。他故意提高音量,吸引周围人的注意,仿佛自己就是最权威的行家。周围的百姓们虽然心里清楚李四的底细,但也不好当面揭穿他。
不久后,那位有权有势的官员也来到了这里。李四看到官员,立刻迎上去,更加卖力地表现自己,希望能得到官员的赞赏。可是官员一眼就看穿了李四的把戏,心中对他这种拿班作势的行为很是不满。
官员当众指出了李四的无知和做作,让李四羞愧难当。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也纷纷摇头,对李四的行为表示鄙夷。从那以后,李四在镇上的名声一落千丈,大家都对他避之不及。
正如《红楼梦》中所写:“丫鬟们知道他是不能认真的,便也都不把他当正经人看待。”李四因为自己的拿班作势,最终落得个被人轻视的下场。这个故事也警示着后人,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靠虚假的姿态来博取关注和认可,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拿班作势-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