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班作勢

成語拼音

ná bān zuò shì

拿班作勢成語解釋

裝模作樣。

典故出處

清·曹雪琴《紅樓夢》第二十三回鳳姐因見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勢的,便依允了。”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面對別人的請求時,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拿班作勢,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李四的人。李四這人沒什麼真才實學,卻總喜歡裝腔作勢,仗着自己和當地一位有權有勢的官員有些關係,便常常在衆人面前拿班作勢。 有一次,鎮上來了一位外地的商人,帶來了許多珍貴的貨物。李四看到這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便大搖大擺地走到商人面前,裝出一副很懂行的樣子,對貨物評頭論足。商人一開始還禮貌地迴應着他,但很快就發現李四其實是在不懂裝懂。 然而,李四並不在意商人的態度,依舊我行我素地在那裏拿班作勢。他故意提高音量,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彷彿自己就是最權威的行家。周圍的百姓們雖然心裏清楚李四的底細,但也不好當面揭穿他。 不久後,那位有權有勢的官員也來到了這裏。李四看到官員,立刻迎上去,更加賣力地表現自己,希望能得到官員的讚賞。可是官員一眼就看穿了李四的把戲,心中對他這種拿班作勢的行爲很是不滿。 官員當衆指出了李四的無知和做作,讓李四羞愧難當。百姓們看到這一幕,也紛紛搖頭,對李四的行爲表示鄙夷。從那以後,李四在鎮上的名聲一落千丈,大家都對他避之不及。 正如《紅樓夢》中所寫:“丫鬟們知道他是不能認真的,便也都不把他當正經人看待。”李四因爲自己的拿班作勢,最終落得個被人輕視的下場。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要靠虛假的姿態來博取關注和認可,否則只會自食惡果。

拿班作勢-成語圖片

拿班作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