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阱下石

成语拼音

luò jǐng xià shí

落阱下石成语解释

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典故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为过失而被贬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忧郁不得志而死。文学家韩愈见好友被小人进谗言而替他打抱不平,为他写墓志铭深刻揭露那帮落井下石的人,同时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时指天发誓掏心窝的人。

成语造句

他平时看起来和别人关系不错,没想到在别人遭遇困境时,他竟然落阱下石,这种行为实在让人不齿。

成语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落阱下石”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官员叫李明。李明为人正直,一心为公,在朝廷中颇有声誉。 然而,官场的复杂岂是他能完全预料的。当时的朝堂上存在着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他们嫉妒李明的才能和声誉,一直想要找机会陷害他。 一次,李明负责一项重要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因为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工程进度出现了一些延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告状,夸大其词地描述李明的所谓“过错”。皇帝听信了他们的谗言,一怒之下将李明革职查办。 李明无端遭受这样的打击,心中满是冤屈和无奈。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些曾经与他共事的人,其中不乏一些他曾帮助过的人,此时不仅没有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反而落阱下石。他们为了撇清和李明的关系,纷纷附和那些诋毁他的言论,甚至编造出一些不实的事情来抹黑他。 李明陷入了困境,生活也变得艰难起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坚信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李明默默地收集证据,准备为自己洗刷冤屈。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找到了能够证明自己清白的关键证据。他将这些证据呈递给皇帝,皇帝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懊悔不已,立刻恢复了李明的官职,并严惩了那些陷害他的人。 而那些曾经落阱下石的人,他们的丑恶行径也被众人所知晓,遭到了人们的唾弃和鄙夷。李明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那些落阱下石的人一样,在他人遭遇困境时不但不伸出援手,反而加以陷害和打击。我们应该秉持正义和善良,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人心才会更加温暖。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要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真相总会浮出水面。 (注:你所提供的成语可能不太常见,一般较为常用的是“落井下石”。)

落阱下石-成语图片

落阱下石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