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
成语拼音
- niān huā wēi xiào
拈花微笑成语解释
-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典故出处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成语典故
- 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成语造句
- 他在那宁静的花园中,似乎领悟到了某种真谛,脸上呈现出如同佛祖拈花微笑般的安详与从容。
成语故事
- 在久远的古代,天竺有一位智慧高深的佛祖释迦牟尼。
那时,佛祖经常在灵鹫山上为众多弟子说法讲道。一日,风和日丽,佛祖一如既往地登上讲坛,众多弟子们围绕在他身旁,满心期待地聆听着他的教诲。然而,这一次,佛祖却没有如往常般滔滔不绝地讲述佛法的精妙之处,而是静静地拿起了一朵金婆罗花,默默地示于众人面前。弟子们都感到十分诧异,纷纷揣测佛祖此举的深意,却无人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在众多弟子中,有一位名为迦叶的尊者。他静静地凝视着佛祖手中的那朵花,心中若有所思。忽然,迦叶尊者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那是一种领悟到了某种高深智慧的微笑。佛祖看到迦叶尊者的微笑,心中知晓迦叶尊者已然领悟了他的深意,于是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从此,迦叶尊者成为了佛祖的嫡传弟子,继承了佛祖那高深莫测的佛法精髓。
“拈花微笑”这个典故,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它蕴含着一种超越言语和文字的智慧传递。就如同《金刚经》中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真正的佛法真谛,并非通过言语的阐释就能完全表达清楚,而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
迦叶尊者的微笑,代表着他对佛祖所传递的那种无法言说的智慧的领悟。这种领悟并非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而是一种直觉的、心灵深处的感悟。它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间照亮了迦叶尊者的内心世界,让他体悟到了佛法那高深莫测的境界。
在历史的长河中,“拈花微笑”的典故成为了佛教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提醒着人们,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上,不能仅仅依赖于言语和文字的表达,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去体验。正如禅宗所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有当我们放下外在的纷扰和执着,用心去聆听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领悟到那深藏于生命之中的奥秘。
而迦叶尊者,也因其对“拈花微笑”的深刻领悟,成为了佛教历史上一位备受尊崇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修行者在追求佛法真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探索那无尽的智慧宝藏。时至今日,“拈花微笑”的故事依然在世间流传,它所蕴含的智慧和启示,依然能够给予人们深深的触动和思考,引领着人们走向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拈花微笑-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