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切齿

成语拼音

nù mù qiè chǐ

怒目切齿成语解释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典故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衿,怒目切齿。”

成语典故

谈到这些,壮族老人和两三个壮族年轻人都怒目切齿。★秦牧《壮族与我》

成语造句

他对待敌人的恶行,心中满是愤慨,到了怒目切齿的程度。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在赵国的一座小城内,有一位名叫李正的普通百姓。李正为人正直善良,勤劳本分,靠着自己的双手在田间辛勤劳作,养活一家老小。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打破。赵国与邻国发生冲突,战火蔓延至这座小城。敌军如虎狼一般涌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正的家园被付之一炬,田地也被毁坏,家人流离失所。 面对这惨绝人寰的景象,李正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看着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戮,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愈发旺盛。 在逃亡的路上,李正遇到了一群同样失去家园的乡亲。他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对抗敌军,保卫自己的家园。李正挺身而出,带领着大家组织起了一支小小的抵抗队伍。 他们虽然武器简陋,人数稀少,但每个人都怀着满腔的怒火和坚定的信念。在一次与敌军的遭遇战中,李正看到敌军将领在战场上耀武扬威,对百姓肆意欺凌,他怒目切齿,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手持简陋的武器,奋不顾身地冲向敌军将领。敌军将领看到李正那充满仇恨和决绝的眼神,心中竟也生出一丝胆怯。李正凭借着一股不怕死的勇气,与敌军将领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将其斩杀。 李正的英勇行为激励了身边的乡亲们,大家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一次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经过艰苦的战斗,他们终于等到了赵国援军的到来,成功赶走了敌军,保卫了家园。 李正怒目切齿的形象,成为了人们心中勇敢和正义的象征。他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于世,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和不公时,要勇敢地挺身而出,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正义。

怒目切齿-成语图片

怒目切齿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