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切齒
成語拼音
- nù mù qiè chǐ
怒目切齒成語解釋
- 怒目怒視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形容極其憤恨。
典故出處
- 晉·劉伶《酒德頌》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衿,怒目切齒。”
成語典故
- 談到這些,壯族老人和兩三個壯族年輕人都怒目切齒。★秦牧《壯族與我》
成語造句
- 他對待敵人的惡行,心中滿是憤慨,到了怒目切齒的程度。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在趙國的一座小城內,有一位名叫李正的普通百姓。李正爲人正直善良,勤勞本分,靠着自己的雙手在田間辛勤勞作,養活一家老小。
然而,平靜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打破。趙國與鄰國發生衝突,戰火蔓延至這座小城。敵軍如虎狼一般涌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李正的家園被付之一炬,田地也被毀壞,家人流離失所。
面對這慘絕人寰的景象,李正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悲痛。他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化爲烏有,看着無辜的百姓慘遭屠戮,心中的怒火燃燒得愈發旺盛。
在逃亡的路上,李正遇到了一羣同樣失去家園的鄉親。他們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對抗敵軍,保衛自己的家園。李正挺身而出,帶領着大家組織起了一支小小的抵抗隊伍。
他們雖然武器簡陋,人數稀少,但每個人都懷着滿腔的怒火和堅定的信念。在一次與敵軍的遭遇戰中,李正看到敵軍將領在戰場上耀武揚威,對百姓肆意欺凌,他怒目切齒,眼中彷彿要噴出火來。
他手持簡陋的武器,奮不顧身地衝向敵軍將領。敵軍將領看到李正那充滿仇恨和決絕的眼神,心中竟也生出一絲膽怯。李正憑藉着一股不怕死的勇氣,與敵軍將領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將其斬殺。
李正的英勇行爲激勵了身邊的鄉親們,大家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一次次擊退了敵軍的進攻。
經過艱苦的戰鬥,他們終於等到了趙國援軍的到來,成功趕走了敵軍,保衛了家園。
李正怒目切齒的形象,成爲了人們心中勇敢和正義的象徵。他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於世,激勵着後人在面對困境和不公時,要勇敢地挺身而出,堅決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正義。
怒目切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