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信则暗
成语拼音
- piān xìn zé àn
偏信则暗成语解释
-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典故出处
-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做重大决策时,我们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切不可只听一家之言,因为偏信则暗,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王朝,有一位名叫李弘的君主。李弘登基之初,心怀壮志,一心想要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起初,李弘广开言路,积极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朝中大臣的进谏,还是民间百姓的呼声,他都愿意耐心聆听,并认真思考。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的政治清明,经济逐渐繁荣,军事力量也日益强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弘开始逐渐改变。他身边出现了一位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名叫赵权。赵权凭借着自己的巧言令色,很快赢得了李弘的信任和宠爱。
赵权深知李弘的喜好和心思,总是刻意迎合,将一切问题都描述得简单美好。渐渐地,李弘开始只愿意听取赵权的一面之词,对其他大臣的忠言逆耳则感到厌烦。
有一次,国家面临一场严重的旱灾,百姓颗粒无收,生活困苦。许多大臣纷纷进谏,提出了一系列救灾和安抚百姓的措施。然而,赵权却在李弘面前谗言道:“陛下,这些大臣不过是危言耸听,想要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权力和财富。陛下您的治理英明,这场旱灾只是暂时的,无需大动干戈。”李弘听信了赵权的话,对大臣们的建议置之不理。
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灾情愈发严重,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小规模的起义。可赵权却对李弘隐瞒了这些真实的情况,继续吹嘘着天下太平。
与此同时,边境的敌军也看准了这个时机,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边疆的将领们多次请求增派援兵和粮草,但这些紧急的奏折都被赵权拦下,没有呈递给李弘。
直到敌军长驱直入,逼近京城,李弘才如梦初醒。但此时,国家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局势岌岌可危。
李弘后悔不已,他终于明白,自己偏信赵权一人,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正所谓“偏信则暗”,只听信一面之词,就无法了解事情的全貌,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李弘在悔恨中努力整顿朝纲,重新广纳良言,才使得国家渐渐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作为领导者或者决策者,一定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偏听偏信,否则就会陷入黑暗和困境之中。
偏信则暗-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