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信則闇

成語拼音

piān xìn zé àn

偏信則闇成語解釋

偏信只聽信一方面的話;暗糊塗。只聽信一方面的話,就不能明辨是非。

典故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做重大決策時,我們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切不可只聽一家之言,因爲偏信則闇,容易導致錯誤的判斷。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有一位名叫李弘的君主。李弘登基之初,心懷壯志,一心想要讓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起初,李弘廣開言路,積極傾聽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無論是朝中大臣的進諫,還是民間百姓的呼聲,他都願意耐心聆聽,並認真思考。在他的治理下,國家的政治清明,經濟逐漸繁榮,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弘開始逐漸改變。他身邊出現了一位善於阿諛奉承的大臣名叫趙權。趙權憑藉着自己的巧言令色,很快贏得了李弘的信任和寵愛。 趙權深知李弘的喜好和心思,總是刻意迎合,將一切問題都描述得簡單美好。漸漸地,李弘開始只願意聽取趙權的一面之詞,對其他大臣的忠言逆耳則感到厭煩。 有一次,國家面臨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顆粒無收,生活困苦。許多大臣紛紛進諫,提出了一系列救災和安撫百姓的措施。然而,趙權卻在李弘面前讒言道:“陛下,這些大臣不過是危言聳聽,想要藉此機會擴充自己的權力和財富。陛下您的治理英明,這場旱災只是暫時的,無需大動干戈。”李弘聽信了趙權的話,對大臣們的建議置之不理。 由於沒有及時採取有效的救災措施,災情愈發嚴重,百姓怨聲載道,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小規模的起義。可趙權卻對李弘隱瞞了這些真實的情況,繼續吹噓着天下太平。 與此同時,邊境的敵軍也看準了這個時機,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邊疆的將領們多次請求增派援兵和糧草,但這些緊急的奏摺都被趙權攔下,沒有呈遞給李弘。 直到敵軍長驅直入,逼近京城,李弘才如夢初醒。但此時,國家已經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局勢岌岌可危。 李弘後悔不已,他終於明白,自己偏信趙權一人,導致瞭如此嚴重的後果。正所謂“偏信則闇”,只聽信一面之詞,就無法瞭解事情的全貌,做出正確的決策。最終,李弘在悔恨中努力整頓朝綱,重新廣納良言,才使得國家漸漸從危機中恢復過來。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作爲領導者或者決策者,一定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保持清醒的頭腦,切不可偏聽偏信,否則就會陷入黑暗和困境之中。

偏信則闇-成語圖片

偏信則闇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