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秋色
成语拼音
- píng fēn qiū sè
平分秋色成语解释
-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典故出处
-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成语典故
- 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最后以11握手言和。
成语造句
- 在这场棋艺对决中,双方实力相当,战况胶着,直到最后也难分胜负,可谓平分秋色。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实力相当的诸侯国,分别是卫国和鲁国。卫国地处中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鲁国则坐拥山海之利,商业繁荣。
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都怀有称霸的雄心壮志,一直暗暗较劲,想要在各方面超越对方。
有一年,两国同时遭遇了自然灾害。卫国的农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粮食大幅减产;而鲁国则遭遇了洪涝,许多商铺被淹,货物损失惨重。面对困境,卫国国君迅速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同时组织民众兴修水利,抵御旱灾。鲁国国君也不甘示弱,他减免了商人的赋税,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还积极组织民众重建家园。
经过一番努力,两国都逐渐从灾害中恢复过来。这一年的年末,两国的国力竟不相上下,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可谓平分秋色。
卫国的能臣谋士们向国君进言:“如今我国与鲁国势均力敌,若想超越对方,必须在军事上有所突破。”于是,卫国国君开始大力扩充军队,训练士卒。
鲁国这边,有大臣提醒国君:“卫国在军事上蠢蠢欲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当在文化教育方面下功夫,培养更多的人才。”鲁国国君深以为然,在国内广设学堂,招揽名师。
又过了几年,卫国的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兵强马壮;鲁国则人才辈出,文化昌盛。在一次两国的会盟中,卫国国君炫耀自己的兵力,而鲁国国君则展示本国的文化成果。双方各有所长,依旧难分高下,依旧平分秋色。
两国的百姓在这样的竞争中,也都努力进取,生活日渐富足。他们深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势均力敌的竞争,才促使两国不断发展进步。
后来,史学家在记载这段历史时,用“平分秋色”来形容卫国和鲁国在各个方面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的局面。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至今,提醒着人们在竞争中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平分秋色-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