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秋色

成語拼音

píng fēn qiū sè

平分秋色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典故出處

《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成語典故

這場足球賽,兩隊勢均力敵,平分秋色,最後以11握手言和。

成語造句

在這場棋藝對決中,雙方實力相當,戰況膠着,直到最後也難分勝負,可謂平分秋色。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實力相當的諸侯國,分別是衛國和魯國。衛國地處中原,土地肥沃,農業發達;魯國則坐擁山海之利,商業繁榮。 這兩個諸侯國的國君都懷有稱霸的雄心壯志,一直暗暗較勁,想要在各方面超越對方。 有一年,兩國同時遭遇了自然災害。衛國的農田遭受了嚴重的旱災,糧食大幅減產;而魯國則遭遇了洪澇,許多商鋪被淹,貨物損失慘重。面對困境,衛國國君迅速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同時組織民衆興修水利,抵禦旱災。魯國國君也不甘示弱,他減免了商人的賦稅,鼓勵他們重新振作,還積極組織民衆重建家園。 經過一番努力,兩國都逐漸從災害中恢復過來。這一年的年末,兩國的國力竟不相上下,在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可謂平分秋色。 衛國的能臣謀士們向國君進言:“如今我國與魯國勢均力敵,若想超越對方,必須在軍事上有所突破。”於是,衛國國君開始大力擴充軍隊,訓練士卒。 魯國這邊,有大臣提醒國君:“衛國在軍事上蠢蠢欲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當在文化教育方面下功夫,培養更多的人才。”魯國國君深以爲然,在國內廣設學堂,招攬名師。 又過了幾年,衛國的軍事實力日益強大,兵強馬壯;魯國則人才輩出,文化昌盛。在一次兩國的會盟中,衛國國君炫耀自己的兵力,而魯國國君則展示本國的文化成果。雙方各有所長,依舊難分高下,依舊平分秋色。 兩國的百姓在這樣的競爭中,也都努力進取,生活日漸富足。他們深知,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勢均力敵的競爭,才促使兩國不斷髮展進步。 後來,史學家在記載這段歷史時,用“平分秋色”來形容衛國和魯國在各個方面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的局面。這個成語也一直流傳至今,提醒着人們在競爭中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平分秋色-成語圖片

平分秋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