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之量
成语拼音
-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庙堂之量成语解释
- 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典故出处
- 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成语典故
- 东晋时期,氏族人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向东晋王朝发起进攻。谢安奉命率8万大军迎战,他指挥有方,经常大胜苻坚。一次他同客人下棋,谢玄拿着前方捷报给谢安。谢安看后默不做声,下完棋后才对客人说捷报,客人称他有庙堂之量。
成语造句
- 他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展现出了非凡的庙堂之量。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一位名叫李沆的人,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庙堂之量”。
李沆在朝为官时,以其沉稳和大度而备受敬重。当时的朝堂局势复杂多变,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有一次,一位官员因对李沆的某些决策持有不同意见,在朝堂上言辞激烈地与他争论。许多人都以为李沆会因此而恼怒,然而他却面色平静,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丝毫没有显露出不悦之色。
事后,有人问李沆为何不与那官员计较,李沆微笑着说:“同在朝堂,皆为国家效力,观点不同在所难免,何必为此而心生嫌隙。”他这种豁达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让众人对他越发钦佩。
又有一次,有小人在皇帝面前恶意诋毁李沆,试图破坏他的声誉。消息传到李沆耳中,他依然泰然自若,并未因此而采取任何报复行动。他深知在庙堂之上,需要有容人之量,不能因他人的恶意而乱了自己的方寸。他依然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李沆的这种“庙堂之量”并非天生就有,而是源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他明白,作为朝廷重臣,不能因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他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大度和宽容,成为了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正如《论语》中所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李沆以其坦荡的胸怀和非凡的气量,在庙堂之上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不衰,他的“庙堂之量”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心怀宽广,勇往直前。
庙堂之量-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