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轮破柱

成语拼音

mái lún pò zhù

埋轮破柱成语解释

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典故出处

唐·元稹《裴注侍御史制》:“季代而还,埋轮破柱之徒,绝不复出,朕甚异焉。”

成语典故

东汉初期,梁冀专权破坏朝政,光禄大夫张纲奉命去惩治贪官污吏,他出了都城洛阳,就把自己的坐车就地掩埋,回洛阳弹劾梁冀。李膺破柱搜捕张让的弟弟张朔,发誓要维护朝廷纲纪。

成语造句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挺身而出,敢于直言,犹如埋轮破柱般的勇士,丝毫不畏惧权贵的打压。

成语故事

在东汉时期,朝政曾一度陷入混乱。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他们仗着权势为非作歹,弄得民不聊生。 当时有一位名叫张纲的官员,他为人正直,对这种黑暗的局面深感痛心疾首。有一次,朝廷派他和其他几位官员一起到地方上去考察吏治。其他人都按照常规,到各地去检查官员们的政绩和行为。但张纲却与众不同,他没有前往预定的地方,而是直接将车开到了京城郊外,把车轮埋了起来,并把车辕打断。众人都十分惊讶,问他这是为何。张纲悲愤地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他的意思是,那些真正危害国家和百姓的是朝中的奸臣和宦官,而不是地方上的小官员,与其去追究那些小角色,不如直接面对大的恶势力。 张纲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对他的勇气和正直深感敬佩。然而,他的行为也触怒了那些奸臣和宦官,他们对张纲恨之入骨,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但张纲毫不畏惧,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断地与恶势力作斗争。 在历史的记载中,像张纲这样敢于直面黑暗、不畏强权的官员并不多见。他的行为就如同埋轮破柱一般,坚定而决绝,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尽管他最终可能没有彻底改变当时的局势,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后来的人们,让他们明白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不能退缩,而要勇敢地站出来抗争。这种埋轮破柱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传承至今,提醒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勇气,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像张纲一样,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权威,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努力拼搏。

埋轮破柱-成语图片

埋轮破柱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