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折八扣

成语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七折八扣成语解释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典故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六回这些店用房钱草料麸子,七折八扣,除了两锭银子之外,倒该下五六两的帐。”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那家小店买东西,标价看起来还不错,可实际付款时这费用那费用一加,经过七折八扣,最终花的钱远超预期。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福的商人。李福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但为人却颇为狡诈。 起初,李福的生意做得还算顺利,他从外地购进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丝绸。然而,当他准备出售这些丝绸时,却打起了歪主意。 他在店门口张贴出告示,声称这批丝绸乃稀世珍品,价格优惠。众多顾客听闻纷纷前来购买。可当顾客们挑选好丝绸准备结账时,李福却开始施展他的诡计。 他先是以各种理由抬高了丝绸的原价,然后又找出所谓的瑕疵,进行所谓的折扣。一会儿说这匹丝绸颜色稍有不均,七折出售;一会儿又说那匹丝绸质地不够细腻,八扣处理。原本价格合理的丝绸,经过他这一番七折八扣的操作,顾客们实际支付的价格竟然比正常价格还要高出许多。 有一位名叫赵诚的书生,他早就听闻了李福的名声,此次前来购买丝绸,也是格外小心。当李福又故技重施,对赵诚挑选的丝绸进行七折八扣时,赵诚据理力争。他引经据典,列举了其他商家公平交易的例子,指责李福这种欺诈行为违背了商业道德。 然而,李福却不以为然,还强词夺理地说:“我这是根据丝绸的实际情况定价,爱买不买!”赵诚气愤不已,他决定将李福的恶行告到官府。 县令听闻此事,立刻派人调查。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李福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县令严厉地斥责了他:“商人应以诚信为本,你这般七折八扣,坑骗顾客,实乃不义之举!长久以往,谁还敢与你交易?”最终,李福不仅退还了多收的钱财,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从此,这个小镇上的商人都以此为戒,秉持诚信经营,再也不敢像李福那样七折八扣,坑骗顾客。而“七折八扣”这个成语,也成为了人们形容那些在交易中故意克扣、使价格大打折扣的不良行为的常用词汇。

七折八扣-成语图片

七折八扣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