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君罔上

成语拼音

qī jūn wǎng shàng

欺君罔上成语解释

欺骗蒙蔽君主。

典故出处

元·杨朝英《叹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朝廷中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完全是欺君罔上,理应受到严惩。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名叫盛华国。盛华国的君主英明神武,心怀天下,一心想要让国家更加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当时,朝廷中有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名叫李崇。李崇表面上对君主忠心耿耿,实则心怀叵测。他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手段,在朝廷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有一年,盛华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君主心急如焚,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李崇却在此时动起了歪心思,他故意隐瞒了自己辖区内的灾情,还谎报说自己治理有方,粮食丰收,百姓生活富足。 君主对李崇的话深信不疑,还对他加以赏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地区的灾情越来越严重,百姓纷纷流离失所,涌入京城。君主这才发现李崇所言不实,是在欺骗自己。 经过一番调查,君主得知李崇不仅隐瞒灾情,还私自挪用了朝廷拨发的救灾粮款,中饱私囊。君主大怒,斥责李崇欺君罔上。 李崇的罪行被揭露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曾经与他勾结的党羽们纷纷撇清关系,生怕受到牵连。而那些正直的大臣们则纷纷上书,要求严惩李崇。 在历史的长河中,欺君罔上者往往都没有好下场。正如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蒙蔽君主,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又如唐朝的杨国忠,弄权误国,欺瞒唐玄宗,使得唐朝的盛世走向衰落。 盛华国的君主深知李崇的罪行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以正国法,以儆效尤,下令将李崇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并将其发配边疆。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臣子应当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切不可心怀不轨,欺君罔上。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遗臭万年。

欺君罔上-成语图片

欺君罔上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