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治国
成语拼音
- qí jiā zhì guó
齐家治国成语解释
-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典故出处
- 《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应当明白只有先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才有机会齐家治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语故事
- 在古代华夏大地,有一个名为卫国的诸侯国。卫国国君卫庄公在位时,国内局势复杂,政治纷争不断。
卫庄公的长子名为完,他生性善良,为人宽厚,颇受民众爱戴。然而,庄公却宠爱幼子州吁,对其肆意纵容。州吁从小便骄纵蛮横,长大后更是飞扬跋扈,经常惹是生非。
大臣石碏多次劝谏庄公,要对州吁加以管教,以防日后生出祸端。他说:“疼爱子女,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然而,庄公对石碏的忠言置若罔闻。
不久,庄公去世,完继承了国君之位,是为卫桓公。州吁心怀不满,竟然在一次宫廷政变中杀害了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篡位后,卫国陷入了混乱。他穷兵黩武,对外频繁发动战争,使得民不聊生,国内怨声载道。
石碏深知卫国的危机,他决心为国家除去州吁这个祸患。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密切,石碏便假意让石厚跟随州吁,暗中却谋划着除掉他们。
石碏与陈国国君达成默契,设计将州吁和石厚诱骗至陈国。最终,州吁和石厚被擒获并处死,卫国得以恢复安定。
此后,卫国新君即位,他汲取了之前的教训,注重道德修养,推行仁政。他深知,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修身立德,然后才能治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他广纳贤才,虚心听取大臣的建议,关心百姓的疾苦。
经过多年的努力,卫国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位国君深刻地理解了“齐家治国”的道理。一个家庭若没有良好的家风和规矩,家庭成员就会放纵无度;一个国家若没有清明的政治和合理的制度,百姓就会生活困苦。只有先整顿好家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才能将这种风气推广到整个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卫国的这段历史,成为了后世治国者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他们“齐家治国”的重要性。
齐家治国-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