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治國

成語拼音

qí jiā zhì guó

齊家治國成語解釋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典故出處

《禮記·大學》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爲,就應當明白只有先修身養性,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纔有機會齊家治國,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成語故事

在古代華夏大地,有一個名爲衛國的諸侯國。衛國國君衛莊公在位時,國內局勢複雜,政治紛爭不斷。 衛莊公的長子名爲完,他生性善良,爲人寬厚,頗受民衆愛戴。然而,莊公卻寵愛幼子州籲,對其肆意縱容。州籲從小便驕縱蠻橫,長大後更是飛揚跋扈,經常惹是生非。 大臣石碏多次勸諫莊公,要對州籲加以管教,以防日後生出禍端。他說:“疼愛子女,應當用正道去教導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驕橫、奢侈、淫亂、放縱是導致邪惡的原因。”然而,莊公對石碏的忠言置若罔聞。 不久,莊公去世,完繼承了國君之位,是爲衛桓公。州籲心懷不滿,竟然在一次宮廷政變中殺害了桓公,自立爲國君。 州籲篡位後,衛國陷入了混亂。他窮兵黷武,對外頻繁發動戰爭,使得民不聊生,國內怨聲載道。 石碏深知衛國的危機,他決心爲國家除去州籲這個禍患。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籲交往密切,石碏便假意讓石厚跟隨州籲,暗中卻謀劃着除掉他們。 石碏與陳國國君達成默契,設計將州籲和石厚誘騙至陳國。最終,州籲和石厚被擒獲並處死,衛國得以恢復安定。 此後,衛國新君即位,他汲取了之前的教訓,注重道德修養,推行仁政。他深知,要使國家繁榮昌盛,必須先從自身做起,修身立德,然後才能治理好家庭,進而治理好國家。他廣納賢才,虛心聽取大臣的建議,關心百姓的疾苦。 經過多年的努力,衛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這位國君深刻地理解了“齊家治國”的道理。一個家庭若沒有良好的家風和規矩,家庭成員就會放縱無度;一個國家若沒有清明的政治和合理的制度,百姓就會生活困苦。只有先整頓好家庭,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爲規範,才能將這種風氣推廣到整個國家,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衛國的這段歷史,成爲了後世治國者的一面鏡子,時刻提醒着他們“齊家治國”的重要性。

齊家治國-成語圖片

齊家治國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