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填膺

成语拼音

qì fèn tián yīng

气愤填膺成语解释

膺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亦作愤气填膺”、愤气填胸”、激愤填膺”。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这件不公平的事让他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他满心愤怒,气愤填膺。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名叫李明的正直之士。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聪慧,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了仕途。 李明心怀天下,一心想要为百姓谋福祉。他所任职的地方,原本是一个富饶之地,然而,由于当地官员的贪污腐败和不作为,致使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李明上任后,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的官员,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财富用于救济贫困的百姓和改善基础设施。 然而,他的这些举动触动了一些权贵的利益。这些权贵们联合起来,对李明进行百般诋毁和陷害。他们在朝廷中编织各种谎言,试图让皇帝对李明产生怀疑和不满。 尽管李明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但皇帝在这些权贵的谗言之下,逐渐对李明失去了信任。皇帝开始对李明的改革措施加以限制,并派遣官员对他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那些被李明得罪的权贵们故意歪曲事实,诬陷李明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李明深知自己是清白的,但面对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却百口莫辩。 最终,皇帝听信了谗言,将李明革职查办,并判处流放。李明在流放的途中,看到曾经繁荣的土地如今变得荒芜,百姓们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他想起自己曾经的抱负和努力,如今都化为泡影,心中的气愤难以抑制。那种被冤枉、被误解,无法为百姓继续做事的痛苦,让他气愤填膺。他望着天空,大声呼喊:“天理何在!正义何存!”但回应他的只有呼呼的风声。 李明的遭遇让百姓们深感痛心和愤怒,他们纷纷为李明鸣不平。然而,他们的声音太过微弱,无法改变李明的命运。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正义有时会被黑暗所遮蔽,忠臣良将可能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坚信,正义终有一天会战胜邪恶,就如同阳光总会穿透乌云。

气愤填膺-成语图片

气愤填膺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