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丢盔

成语拼音

qì jiǎ diū kuī

弃甲丢盔成语解释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战场上,敌军被我方猛烈的攻击打得阵脚大乱,最终弃甲丢盔,落荒而逃。

成语故事

在古代,诸侯纷争,战乱频繁。有一个名为郑国的诸侯国,其国君郑庄公雄才大略,欲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席之地。 当时,郑国与邻国卫国之间因为领土争端而矛盾重重。卫国国君卫桓公自恃兵强马壮,决定对郑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郑国面临强敌,郑庄公亲自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郑国的将军们纷纷请战,其中一位名叫高渠弥的将军力主主动出击,认为郑国不应畏惧卫国的兵力。然而,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颍考叔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卫国此次来势汹汹,郑国应当先采取防守策略,以逸待劳,等待时机反击。 郑庄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采纳了颍考叔的建议。于是,郑国在边境地区加强了防御工事,准备迎接卫国的进攻。 卫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赴郑国边境,卫桓公信心满满,认为此次必定能够一举击败郑国。然而,当他们到达郑国的防线时,却发现郑国的防守异常坚固,多次进攻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而郑国这边,颍考叔精心布置防御,让卫国军队久攻不下,士气逐渐低落。见时机成熟,颍考叔向郑庄公建议进行反击。郑庄公当即下令,郑国军队如猛虎出山,冲向卫国军队。 卫国军队由于长时间的进攻无果,早已疲惫不堪,面对郑国军队的突然反击,顿时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四散逃窜,丢盔弃甲,一片混乱。 卫桓公见大势已去,试图重整军队,但已无力回天。最终,卫国军队惨败而归,损失惨重。 这场战争让卫国元气大伤,而郑国则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抵御了外敌的入侵,在诸侯中声名大振。 弃甲丢盔,往往是在战争中失败一方的狼狈写照。它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失利,更反映出战略、指挥和士气等多方面的问题。历史上众多的战役都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并非仅仅取决于兵力的多寡,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如同郑国与卫国的这场战争,郑国以巧妙的策略和坚定的信念,让来势汹汹的卫国军队落得弃甲丢盔的下场。

弃甲丢盔-成语图片

弃甲丢盔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