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甲丟盔
成語拼音
- qì jiǎ diū kuī
棄甲丟盔成語解釋
- 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走的樣子。
典故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戰場上,敵軍被我方猛烈的攻擊打得陣腳大亂,最終棄甲丟盔,落荒而逃。
成語故事
- 在古代,諸侯紛爭,戰亂頻繁。有一個名爲鄭國的諸侯國,其國君鄭莊公雄才大略,欲在這亂世之中謀得一席之地。
當時,鄭國與鄰國衛國之間因爲領土爭端而矛盾重重。衛國國君衛桓公自恃兵強馬壯,決定對鄭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鄭國面臨強敵,鄭莊公親自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鄭國的將軍們紛紛請戰,其中一位名叫高渠彌的將軍力主主動出擊,認爲鄭國不應畏懼衛國的兵力。然而,另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潁考叔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爲衛國此次來勢洶洶,鄭國應當先採取防守策略,以逸待勞,等待時機反擊。
鄭莊公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採納了潁考叔的建議。於是,鄭國在邊境地區加強了防禦工事,準備迎接衛國的進攻。
衛國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開赴鄭國邊境,衛桓公信心滿滿,認爲此次必定能夠一舉擊敗鄭國。然而,當他們到達鄭國的防線時,卻發現鄭國的防守異常堅固,多次進攻都未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而鄭國這邊,潁考叔精心佈置防禦,讓衛國軍隊久攻不下,士氣逐漸低落。見時機成熟,潁考叔向鄭莊公建議進行反擊。鄭莊公當即下令,鄭國軍隊如猛虎出山,衝向衛國軍隊。
衛國軍隊由於長時間的進攻無果,早已疲憊不堪,面對鄭國軍隊的突然反擊,頓時陣腳大亂。士兵們紛紛四散逃竄,丟盔棄甲,一片混亂。
衛桓公見大勢已去,試圖重整軍隊,但已無力迴天。最終,衛國軍隊慘敗而歸,損失慘重。
這場戰爭讓衛國元氣大傷,而鄭國則憑藉着智慧和勇氣,成功抵禦了外敵的入侵,在諸侯中聲名大振。
棄甲丟盔,往往是在戰爭中失敗一方的狼狽寫照。它不僅意味着軍事上的失利,更反映出戰略、指揮和士氣等多方面的問題。歷史上衆多的戰役都告訴我們,戰爭的勝負並非僅僅取決於兵力的多寡,而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如同鄭國與衛國的這場戰爭,鄭國以巧妙的策略和堅定的信念,讓來勢洶洶的衛國軍隊落得棄甲丟盔的下場。
棄甲丟盔-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