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而不精

成语拼音

bó ér bù jīng

博而不精成语解释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典故出处

《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成语典故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著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著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使他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  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后来,终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学者们的好评。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注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讲课时坐在高堂上,挂上纱帐,前面让学生坐着听课,后面列一班女乐演奏音乐,很有特点。  马融研究了《左传》后,也准备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细阅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成语造句

他什么都学,涉猎广泛,然而却只是博而不精,没有一项特别精通的技能。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年轻人叫李明。李明从小就对各种知识和技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热衷于学习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兵法谋略等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领域。 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这些学问,每一样都有所涉猎,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有一次,当地的官员举办了一场才艺比赛,李明满怀信心地参加了。在琴艺环节,他虽然能够完整地弹奏一曲,但技巧上明显不如那些专门钻研琴艺的人精湛;到了下棋比赛时,他开局还不错,但在关键时刻却因为对一些复杂局面的处理不够精准而败下阵来;在天文地理知识问答中,他虽然知道很多基础知识,但对于一些深入的问题却无法给出准确而详细的解答。最终,李明在这场比赛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他开始反思自己,意识到虽然自己广泛地学习了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每一项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深入地去钻研和精通。就如同《荀子·劝学》中所说:“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自己就像那梧鼠,虽有多种技能,却都不精通,最终也难有所成。 从那以后,李明决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不再追求广泛的涉猎,而是选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兵法谋略,专心致志地钻研起来。他日夜苦读兵书,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并且亲自到战场上实践和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明终于成为了一名精通兵法的杰出人才。他在战场上运用自己精湛的谋略,屡立战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博而不精固然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知识,但要想真正取得卓越的成就,就必须要有专注和精通的精神。只有在某个领域深入钻研,不断积累和提升,才能成为真正的行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博而不精-成语图片

博而不精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