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息鸟视

成语拼音

qín xī niǎo shì

禽息鸟视成语解释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这片山林中,动物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仿佛过着一种禽息鸟视般的悠然时光。

成语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诸侯国,名为卫国。卫国国君卫献公骄奢淫逸,不思朝政,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对国家的安危置之度外。 卫国的大臣们对此忧心忡忡,其中有一位名叫禽息的忠臣,他多次冒死进谏,希望卫献公能够改过自新,励精图治。然而,卫献公却对禽息的忠言充耳不闻,甚至对他加以斥责和冷落。 禽息深知卫国正处于危亡之秋,如果国君再不醒悟,国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他的劝谏如同石沉大海,毫无作用。尽管如此,禽息并未放弃对卫国和卫献公的忠诚。 一日,禽息又来到王宫求见卫献公。卫献公极不耐烦地问他:“你又来做什么?朕的决定不会改变。”禽息伏地痛哭,说道:“主公啊,如今国家内忧外患,百姓生活困苦,若您再不思进取,卫国将不复存在!”卫献公却嘲笑他危言耸听,依旧我行我素。 禽息绝望至极,他决定以死相谏,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卫献公的良知。于是,他在王宫门前一头撞向石柱,当场身亡。 卫献公得知禽息撞死的消息,大为震惊。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禽息的一片忠心和自己的过错。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卫国的国力已大不如前,周边的诸侯国虎视眈眈。 禽息的死让卫献公如同醍醐灌顶,终于有了一丝悔悟。但此时的卫国,就如同一只受伤的鸟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大臣们对卫献公也失去了信心,民心涣散。 最终,卫国在他国的侵略下,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卫献公这才真正明白了禽息的良苦用心,可惜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禽息以生命为代价的忠诚,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禽息鸟视”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来形容那些忠心耿耿,为了国家和君主不惜牺牲一切的忠臣义士。他们的目光如同禽鸟,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心怀赤诚,至死不渝。

禽息鸟视-成语图片

禽息鸟视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