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息鳥視
成語拼音
- qín xī niǎo shì
禽息鳥視成語解釋
- 比喻生活優裕而對社會不能做一點有益的事。
典故出處
- 《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於白首。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片山林中,動物們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彷彿過着一種禽息鳥視般的悠然時光。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小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國君衛獻公驕奢淫逸,不思朝政,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對國家的安危置之度外。
衛國的大臣們對此憂心忡忡,其中有一位名叫禽息的忠臣,他多次冒死進諫,希望衛獻公能夠改過自新,勵精圖治。然而,衛獻公卻對禽息的忠言充耳不聞,甚至對他加以斥責和冷落。
禽息深知衛國正處於危亡之秋,如果國君再不醒悟,國家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但他的勸諫如同石沉大海,毫無作用。儘管如此,禽息並未放棄對衛國和衛獻公的忠誠。
一日,禽息又來到王宮求見衛獻公。衛獻公極不耐煩地問他:“你又來做什麼?朕的決定不會改變。”禽息伏地痛哭,說道:“主公啊,如今國家內憂外患,百姓生活困苦,若您再不思進取,衛國將不復存在!”衛獻公卻嘲笑他危言聳聽,依舊我行我素。
禽息絕望至極,他決定以死相諫,用自己的生命來喚醒衛獻公的良知。於是,他在王宮門前一頭撞向石柱,當場身亡。
衛獻公得知禽息撞死的消息,大爲震驚。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禽息的一片忠心和自己的過錯。然而,一切爲時已晚,衛國的國力已大不如前,周邊的諸侯國虎視眈眈。
禽息的死讓衛獻公如同醍醐灌頂,終於有了一絲悔悟。但此時的衛國,就如同一隻受傷的鳥兒,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大臣們對衛獻公也失去了信心,民心渙散。
最終,衛國在他國的侵略下,國土淪陷,百姓流離失所。衛獻公這才真正明白了禽息的良苦用心,可惜一切都已無法挽回。
禽息以生命爲代價的忠誠,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那個黑暗的時代。他的故事被後人傳頌,“禽息鳥視”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那些忠心耿耿,爲了國家和君主不惜犧牲一切的忠臣義士。他們的目光如同禽鳥,時刻關注着國家的安危,心懷赤誠,至死不渝。
禽息鳥視-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