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倒置
成语拼音
- qīng zhòng dào zhì
轻重倒置成语解释
-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典故出处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做决策时,我们一定要全面考虑,避免出现像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发展这种轻重倒置的情况。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名叫赵括的年轻人。赵括出身于军事世家,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滔滔不绝,就连他的父亲——身经百战的老将赵奢也难不倒他。
当时,赵国与秦国交战频繁。赵奢在世时,曾多次率领赵军抵御秦军,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赵奢最终离世。
不久之后,秦国再次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赵王在群臣的推荐下,决定启用赵括为将,统领大军抵御秦军。
尽管赵括的母亲极力反对,她深知儿子虽然熟知兵法,却没有实战经验,而且性格轻狂,不懂得随机应变。但赵王心意已决,赵括还是走马上任了。
赵括一到军中,便依照兵书上的理论,大规模地更改了军队的编制和作战策略。他完全不顾及实际的战场形势和士兵们的真实情况,将重点放在了一些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而忽略了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比如士兵们的士气、粮草的供应以及对敌军的准确判断。
在与秦军的交战中,赵括一味地追求进攻,轻视了防守的重要性。他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到正面冲锋中,却没有预留足够的兵力来保护后方和侧翼。
秦军将领白起敏锐地察觉到了赵括的战术失误,采取了迂回包抄的策略。他们佯装败退,引诱赵括率领大军深入追击。当赵军陷入秦军的包围圈时,赵括才如梦初醒,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最终,赵军惨败,四十多万士兵被秦军坑杀。这场战役成为了赵国历史上的一场巨大灾难,也使得赵国的国力一蹶不振。
赵括的失败,正是因为他轻重倒置。他过分沉迷于兵书的理论,忽视了战争的实际情况和关键要点,将次要的战术细节看得过重,而将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大局置于次要地位。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世的一个教训,提醒人们在面对重要事务时,一定要分清主次,切不可轻重倒置,否则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轻重倒置-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