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倒置

成語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輕重倒置成語解釋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兩者的地位擺顛倒了。

典故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寫文章做演說就不同了,這是專爲影響人的,我們的同志反而隨隨便便,這就叫做輕重倒置。”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做決策時,我們一定要全面考慮,避免出現像只關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發展這種輕重倒置的情況。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名叫趙括的年輕人。趙括出身于軍事世家,自幼熟讀兵書,談論起兵法來滔滔不絕,就連他的父親——身經百戰的老將趙奢也難不倒他。 當時,趙國與秦國交戰頻繁。趙奢在世時,曾多次率領趙軍抵禦秦軍,立下赫赫戰功。然而,隨着年歲的增長,趙奢最終離世。 不久之後,秦國再次發兵攻打趙國,趙國形勢危急。趙王在羣臣的推薦下,決定啓用趙括爲將,統領大軍抵禦秦軍。 儘管趙括的母親極力反對,她深知兒子雖然熟知兵法,卻沒有實戰經驗,而且性格輕狂,不懂得隨機應變。但趙王心意已決,趙括還是走馬上任了。 趙括一到軍中,便依照兵書上的理論,大規模地更改了軍隊的編制和作戰策略。他完全不顧及實際的戰場形勢和士兵們的真實情況,將重點放在了一些看似重要,實則無關緊要的細節上,而忽略了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比如士兵們的士氣、糧草的供應以及對敵軍的準確判斷。 在與秦軍的交戰中,趙括一味地追求進攻,輕視了防守的重要性。他將大量的兵力投入到正面衝鋒中,卻沒有預留足夠的兵力來保護後方和側翼。 秦軍將領白起敏銳地察覺到了趙括的戰術失誤,採取了迂迴包抄的策略。他們佯裝敗退,引誘趙括率領大軍深入追擊。當趙軍陷入秦軍的包圍圈時,趙括才如夢初醒,然而此時已經爲時已晚。 最終,趙軍慘敗,四十多萬士兵被秦軍坑殺。這場戰役成爲了趙國曆史上的一場巨大災難,也使得趙國的國力一蹶不振。 趙括的失敗,正是因爲他輕重倒置。他過分沉迷於兵書的理論,忽視了戰爭的實際情況和關鍵要點,將次要的戰術細節看得過重,而將關乎生死存亡的戰略大局置於次要地位。這個故事也成爲了後世的一個教訓,提醒人們在面對重要事務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切不可輕重倒置,否則將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輕重倒置-成語圖片

輕重倒置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