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牙相制
成语拼音
- quǎn yá xiāng zhì
犬牙相制成语解释
- 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
典故出处
- 《史记·孝文帝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成语典故
- 唐初府兵最盛,后变为藩镇,虽跋扈不臣,而犬牙相制,终藉其力。★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成语造句
- 在这片复杂的地形中,各个势力分布其间,彼此的边界犬牙相制,导致局势变幻莫测。
成语故事
- 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为了巩固政权,他分封了一些功臣和亲属为诸侯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王的势力逐渐壮大,对中央政权构成了威胁。
其中,诸侯王的封地犬牙交错,相互牵制。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刘邦有意为之。他深知,如果诸侯王的封地划分过于规整,一旦有叛乱发生,很容易形成连成一片的强大势力,难以迅速平定。因此,他刻意让各诸侯王的封地边界如同犬牙一般相互交错,相互制约。
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中央政权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吴王刘濞等诸侯王实力雄厚,蠢蠢欲动。他们利用封地犬牙相制的特点,试图联合起来对抗中央。
景帝时期,晁错力主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举措触动了诸侯王的利益,吴王刘濞遂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发动了“七国之乱”。一时间,局势动荡,天下大乱。
然而,汉景帝并没有被叛乱所吓倒。他果断起用周亚夫等将领,率领大军平叛。在平叛过程中,诸侯王封地犬牙相制的局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各诸侯王的势力范围相互牵制,无法迅速形成统一的强大力量,这给了中央政权逐个击破的机会。
最终,经过艰苦的战斗,中央政权成功平定了“七国之乱”,巩固了西汉的统治。此后,汉武帝时期继续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得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更加稳固。
犬牙相制这一策略,在西汉初期的政治格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既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权力的分配和制衡中,合理的布局和策略往往能够起到稳定局势、维护统治的关键作用。
犬牙相制-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