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雪餐毡

成语拼音

niè xuě cān zhān

啮雪餐毡成语解释

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典故出处

《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魚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

成语典故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因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把他幽禁在大窖里,苏武靠啮雪餐毡活命,坚决不投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

成语造句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犹如当年苏武啮雪餐毡般顽强不屈。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苏武的杰出人物。 苏武奉命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却不料被匈奴人扣押。匈奴单于为了让苏武投降,用尽了各种手段,但苏武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气节和对汉朝的忠诚,坚决不肯屈服。 匈奴人将苏武囚禁在一个冰冷的地窖中,不给他提供食物和水,妄图以此来逼迫他就范。然而,苏武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并没有放弃,他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嚼着毡毛充饥,顽强地与困境作斗争。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这艰难的处境中存活了下来。匈奴单于见苏武如此坚韧不屈,对他既敬佩又无奈。 后来,苏武被流放到北海边去牧羊,他依旧孤身一人在那苦寒之地坚守着。那里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苏武始终手持汉朝的符节,心中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忠诚。 多年过去,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缓和,苏武的事迹也传到了汉朝朝廷。终于,汉朝派使者前往匈奴,经过一番艰难的交涉,苏武得以重返故乡。 苏武啮雪餐毡的事迹,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他的这种坚贞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深深打动着后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气节,如同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辉。在岁月的流转中,人们每每提及苏武,都会为他的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所折服,而“啮雪餐毡”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形容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

啮雪餐毡-成语图片

啮雪餐毡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