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雪餐氈
成語拼音
- niè xuě cān zhān
齧雪餐氈成語解釋
- 比喻困境中的艱難生活。
典故出處
- 《羣音類選·祝髮記·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魚怎得兼,便有龍肝鳳髓,也只合齧雪餐氈。”
成語典故
-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大臣蘇武等爲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單于修好,因漢朝降將鍭侯王的反叛,單于大怒,扣押了蘇武等人,把他幽禁在大窖裏,蘇武靠齧雪餐氈活命,堅決不投降,被迫淪爲匈奴的奴隸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後纔回到漢朝。
成語造句
- 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他依然堅守着自己的信念,猶如當年蘇武齧雪餐氈般頑強不屈。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蘇武的傑出人物。
蘇武奉命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出使匈奴,卻不料被匈奴人扣押。匈奴單于爲了讓蘇武投降,用盡了各種手段,但蘇武始終堅守着自己的氣節和對漢朝的忠誠,堅決不肯屈服。
匈奴人將蘇武囚禁在一個冰冷的地窖中,不給他提供食物和水,妄圖以此來逼迫他就範。然而,蘇武在這惡劣的環境中並沒有放棄,他渴了就喫雪,餓了就嚼着氈毛充飢,頑強地與困境作鬥爭。
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在這艱難的處境中存活了下來。匈奴單于見蘇武如此堅韌不屈,對他既敬佩又無奈。
後來,蘇武被流放到北海邊去牧羊,他依舊孤身一人在那苦寒之地堅守着。那裏荒無人煙,氣候惡劣,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但蘇武始終手持漢朝的符節,心中懷着對祖國的深深眷戀和忠誠。
多年過去,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有所緩和,蘇武的事蹟也傳到了漢朝朝廷。終於,漢朝派使者前往匈奴,經過一番艱難的交涉,蘇武得以重返故鄉。
蘇武齧雪餐氈的事蹟,成爲了千古流傳的佳話。他的這種堅貞不屈、忠誠愛國的精神,深深打動着後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氣節,如同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着永恆的光輝。在歲月的流轉中,人們每每提及蘇武,都會爲他的高尚品質和不屈精神所折服,而“齧雪餐氈”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形容人在困境中堅守信念、不畏艱難的象徵,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奮鬥。
齧雪餐氈-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