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涉卬否

成语拼音

rén shè áng fǒu

人涉卬否成语解释

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典故出处

《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成语典故

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卬否,有须者也。★《后汉书·张衡传》

成语造句

当大家都盲目跟风的时候,他却能保持清醒,做到人涉卬否,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判断。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个名叫卫邑的小国,其国内有一位名叫子良的大臣,他为人正直,心怀国家和百姓。然而,当时的卫国国君却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只知贪图享乐,不理朝政。 这一年,卫国周边的强国对其虎视眈眈,意图侵略。卫国国君惊慌失措,竟听从了一些佞臣的谗言,准备向强国割地求和,以保一时平安。 子良听闻此事,心急如焚,立刻进宫劝谏国君。他慷慨陈词,指出割地求和只是权宜之计,不仅会损害卫国的尊严和利益,更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国君被佞臣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根本不听子良的忠言。 无奈之下,子良决定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大臣,共同反对国君的错误决策。他们四处奔走,呼吁百姓团结起来,保卫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子良的一些朋友和亲属开始动摇,他们害怕得罪国君,遭受惩罚。有人劝说子良放弃抵抗,随波逐流,免得惹祸上身。 但子良坚定地说道:“众人皆从,我独否。在这国家危亡之际,我怎能为了个人安危而不顾国家大义?我决不会像他们那样人云亦云,我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正确的。” 最终,在子良的努力下,卫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成功抵御了强国的侵略。子良的坚定信念和英勇行为,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人涉卬否”这个成语,正是从子良的故事中而来,形容在别人都随波逐流的时候,自己能够坚守原则,不盲目跟从。这种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人涉卬否-成语图片

人涉卬否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