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能迩

成语拼音

róu yuǎn néng ěr

柔远能迩成语解释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指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治理国家时,领导者应当采取恰当的策略,做到像古代圣王那般柔远能迩,使远方的人归附,近处的人亲近。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华夏大地,诸侯林立,纷争不断。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其国君卫文公是一位心怀大志、目光长远的君主。 当时,卫国周边的小国众多,局势复杂。一些小国时常因为资源争夺或边界纠纷而互相攻伐,使得整个地区动荡不安。卫文公深知,若想让卫国在这样的环境中稳定发展、繁荣昌盛,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更需要以智慧和仁德来治理国家,与周边的小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首先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了解他们的国情和需求,展现出友好与尊重。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小国,卫文公慷慨相助,送去粮食和物资;对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他则派遣学者和工匠,帮助他们发展技艺和文化。 在处理与他国的矛盾时,卫文公总是秉持着公正和包容的态度。哪怕是其他国家的过错,他也不会一味地指责和惩罚,而是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有一次,卫国与邻国因为一块土地的归属问题产生了争议。邻国国君态度强硬,准备动用武力。卫文公得知后,亲自带领使者前往邻国。他向邻国国君阐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损失,强调和平相处的重要性。他说道:“吾等相邻而居,当以和为贵。若因一时之争而兵戎相见,百姓受苦,国家受损,实非明智之举。”最终,邻国国君被卫文公的诚恳和智慧所打动,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了土地问题。 在卫文公的努力下,卫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日益融洽。周边小国纷纷向卫国靠拢,视其为依靠和榜样。卫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卫文公之所以能够实现“柔远能迩”的治国方略,使卫国在复杂的局势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懂得以仁德和智慧化解矛盾,以包容和友善赢得人心。他的事迹被后世传颂,成为了治理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典范。 在历史的长河中,“柔远能迩”这一策略被许多明君所借鉴和运用。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和亲、册封等方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使唐朝的边疆得以稳定,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时至今日,“柔远能迩”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当秉持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友善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柔远能迩-成语图片

柔远能迩

其他成语故事